冬日養五心更有精氣神
常言:天有三寶日、月、星;地有三寶水、火、風;人有三寶精、氣、神。
生活中,人們在誇獎一個人狀態好時,也常會說:「這人的精氣神真足!」
那麼,精、氣、神到底指什麼呢? 為什麼它們會被稱為「人身三寶」? 我們又該怎麼保養好它們呢?
精氣神是生命存在的重要基礎,在中醫理論中,生命起源於「精」、維持於「氣」、體現在「神」。
具體來說:
「精」是父母先天給予,並透過後天脾胃生化之精氣所得到的精微物質,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,故《素問》中有「夫精者,身之本也 」之說。
「氣」是人體臟腑經絡器官活動的動力,其主要作用是推動和調控身體活動、溫煦臟腑經絡和四肢百骸、抵禦外邪、固攝津液等等。
「神」是人體一系列精神意識、思考活動的主導,神氣充足則思維靈活、精力充沛、身心健康,正如《黃帝內經》中提出的「得神者昌,失神者亡」。
這裡用一個小比喻,來幫助大家更能理解「精氣神」的概念:
如果把生命比喻成煤油燈,「精」好比油燈中的油,沒有油,燈就無法被點亮,可見精是最基本的物質基礎。 「氣」則如同油燈點燃之後的火苗,可以溫煦自身;在燈火點燃之後,照亮屋子的光,則是「神」。 所以中醫常說精是生命起源,氣是生命動力,神是生命體現。
養五心,冬季是收藏的季節,適時保養好精氣神,更有利於養精蓄銳、改善體質。
今天為大家分享「五心養生法」,就是透過刺激人體上的一些特定穴位,來充養精氣神,為身心注入活力。
頭頂中心-百會穴
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央,兩耳尖連線的中點。 頭為諸陽之會,而百會穴又是頭部的核心,因「百脈於此交會」而得名。
保養之法:平日可用質地較硬的梳子,梳理頭頂;或是初御的頭頸肩調理、背部調理等等
早上為陽氣生髮之時,在這時間點梳理頭頂百會穴能夠幫助陽氣更好地生發,同時也具有提神醒腦、振奮精神的作用。
胸口中心-膻中穴
膻中屬於任脈穴,位於胸前正中線上,兩乳頭之間。 膻中穴是八會穴中之氣會,被認為是人體氣脈的總開關,刺激這個穴位能夠調節全身氣機,並有助於調理情志。
保養之法:用手掌掌根在膻中處來回摩擦,感覺局部發熱即可,或是暖包熱敷。 建議初御胸腹的調理項目,能發揮寬胸理氣、舒暢心胸之效。
肚臍中心-神闕穴
神闕穴位於肚臍正中,內聯五臟六腑,外連四肢百骸,具有溫補元陽、健運脾胃、益氣延年等功能。
保養之法:日常可自行揉腹部或是初御的胸腹調理項目。
手心——勞宮穴
手握虛拳時,中指指尖點在手心的地方就是勞宮穴。 勞宮穴屬於手厥陰心包經,刺激這個穴位能夠寧心安神、補益心氣。
保養之法:勞宮穴五行屬火,可日常自行搓手或是初御的手部調理、全背調理。
腳心——湧泉穴
湧泉穴位於足底前腳掌凹陷處,湧泉之名就是指腎經之氣從這個穴位像泉水一樣汩汩地湧出來,沿著經絡滋養全身。
保養之法:冬天容易手腳冰冷、畏寒怕冷、經痛、失眠等人群,建議常泡腳,暖暖包熱敷湧泉穴,能加強對穴位的滲透作用,更好地舒緩身心。 亦可初御的臀腿調理項目。
時值歲末,我們需要以充足的精氣神來應對生活中的忙碌與繁雜,希望以上方法,能幫你找回好狀態,活力滿滿迎接每一天!